河南机电职业学院:实施“红匠学堂”计划,筑牢学生思想根基

今年以来,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实施“红匠学堂”计划,全过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。学院充分调动党员领导干部、学生工作团队、思政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宣讲,通过专题讲座、研讨交流、网络课堂等形式,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学生头脑。在重大节日期间,开展专题思政教育,策划举办“清明祭英烈、主题读书会、国庆学先锋”等特色党团教育活动,筑牢学生思想根基。带领师生走进林州、兰考、新县等地接受红色教育,让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、大别山精神成为学生心中的指路明灯。结合学生实际表现开展“红匠先锋、红匠标兵、红匠榜样”先进评选活动,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合理利用“开学第一课、每周末班会、规范化管理”等方式,持续强化思想、政治、道德等方面的常态化教育。

  打造“红匠工坊”平台,全领域拓宽学生职业发展通道。学院依托思政专员工作室组建融合型思政队伍,聘请合作企业优秀党员、劳动模范、能工巧匠为党建导师、思政导师、职业导师,校企协作开展思想教育、技能培训、生涯规划。在校内外分别建设集“党团活动策划、学生事务处理、就业指导帮扶”等多功能于一体的“红匠工坊”,举办“企业工匠进课堂、企业文化进课程、企业实践进课表”活动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学院紧密围绕智能制造方向,构建以“红匠”为主线,“政治素养+人文素养+职业素养”为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,努力营造出“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”的生动局面。

  开展“红匠实践”行动,全方位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。成立“红小匠”志愿服务队,组建“红小匠”志愿宣讲队,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,指导学生深入开展红色精神宣讲。寒假号召学生投身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让学生带着一技之长服务家乡建设。日常引导“红小匠”志愿者在校学习期间广泛参与志愿服务,走进周边社区开展机器人表演、走到街头广场开展防诈骗宣传、走入地铁站内开展学雷锋活动。暑期招募学生参加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让学生发挥技能优势进行乡村科普宣传。

  聚力建设智能制造工程教育中心。引进企业真实工程项目,通过科研育人、技能训练,培养学生创新精神。搭建平台成立师生联合创业公司,通过承接项目、驻厂包线,提高学生创造能力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,通过积累经验、参加大赛,增强学生创业意识。在校内建设无线定制鼠标自动化生产线,一方面用于工程教育,一方面用来承接订单,同时具备“教学+创业”双重作用,推动学生在工程项目实战中锻炼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
  大力实施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。与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博众现场工程师学院,致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,精操作、懂工艺、会管理、善协作、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。以工程实践为逻辑起点,以塑造红匠为主要目标,专业课程内容与工程教育项目对接,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,把新方法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,将工程基础、工程素养、工程实践、工程发展嵌入教育教学活动,通过打造职业教育“五金”新基建,构建“知识+能力”双优课程体系,实现“工程项目+工程人才”双交付。

  全力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。遴选合作企业非标自动化设备改造升级工程项目,根据岗位任务开发技术课程。邀请企业导师驻校授课,以项目驱动模式定位教学内容,按照基础能力、核心能力、拓展能力递进培养方式,真正达到“学以致用、学有所长”的人才培养效果。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智能制造类职业技能大赛,并将大赛项目转化为竞赛课程,职业技能比赛的内容和标准融入常态教学,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技能。充分挖掘学校和企业实习实训资源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,采取学分转换措施保障学生“双证”毕业。

  聚焦“红匠”培养目标,创新“五育”融合模式,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着力构建“五育塑红匠”新生态,赋能学生全面发展,近年来先后涌现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、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、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、河南省“最美未来工匠”等大批优秀学生。(刘春鹏)

新闻聚焦
Ctrl+D 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,全面了解最新资讯,方便快捷。